北京亦莊實驗中學國際課程體系與北京十一學校國際部一脈相承。學校引入中美合作項目(AP),該項目課程與學校國家課程共同構成國際教育的課程體系。
通過國家課程校本化開發(fā)與實施,亦中國際課程構建了一套分層、分類、綜合、特需的課程體系。引入的AP課程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目前規(guī)劃開設 AP 課 16 門,涵蓋英語語言、英語文學、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心理、藝術、統(tǒng)計、計算機等。
國際課程項目的師生配比1:5,有一支非常精干的中外教師團隊,其中畢業(yè)于美國、英國等國家知名學府的外籍教師5人,多名外教有豐富的國際項目教學與管理經驗。中方教師團隊由北京市十一學校國際教育的開創(chuàng)者、985名校畢業(yè)的博士與取得海外名校碩士學位的海歸教師組成,多位教師在十一學校國際部有三年左右的任教經歷,教育教學與輔導國際競賽成績突出,輔導學生多次在美國學術十項全能比賽和丘成桐科學獎總決賽中獲大獎。
在學科教室、學制設計、評價體系及升學指導等方面, 亦中的國際課程項目與十一學校國際部有很多共通之處,實現(xiàn)資源共享。為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亦中國際課程項目實施了“大小學段制”。每個學期分兩個大學段和一個小學段。大學段進行統(tǒng)一課程的集中學習;兩個大學段之間設置一個為期兩周的小學段,這期間將不安排統(tǒng)一的學習內容,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求,制定自主學習規(guī)劃,既可到校進行自主學習,也可到校外社會實驗基地進行體驗學習等。小學段的設置將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鍛煉與提升。
國際課程實施過程性評價,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學習過程,隨時隨地記錄與反饋,以便學生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學習和行為狀態(tài)。過程性評價將成為學生學習動力的推動器,引導學生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十一學校的海外大學咨詢中心將發(fā)揮資源優(yōu)勢,為亦中國際部學生提供大學升學指導與參加各類海外大學咨詢見面會的機會,幫助學生厘清志向、合理規(guī)劃、實現(xiàn)理想。